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教学文档 > 教案

语文教案

时间:2025-07-16 08:43:20
语文教案汇编八篇

语文教案汇编八篇

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,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,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,有着重要的地位。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?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
语文教案 篇1

教学目标:

1、认识3 个字,会写“一、二、三”3 个字。认识1 种笔画“一”。

2、培养学生识字兴趣,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。

课前准备: 1、多媒体课件、生字卡片、数字卡片。

教学设计:

一、 导入新课 :

同学们,开学到现在大家认识了很多“生字朋友”,还学了不少汉字。从今天起呀我们去认识更多的汉字了。

二、观察图画,初读课文。

1、看图。首先请同学们看屏幕(图一),这是什么地方?仔细看看,你还发现了些什么?你们觉得这地方怎么样?(很美)

2、揭题。两个孩子在小山村游玩,那里的景色可真美呀!有一首古诗说的就是这幅画。出示PPT 播放《一去二三里》儿歌,听老师读一遍。

三、学习本课生字词。

1、学习“一、二、三”字。 让学生找找教室里面那些东西是一、二、三,出示音节让生拼读,强调“三” 是舌齿音,并拼读“yi ”老师说明。(单个“一”读第一声,如果“一”后面是第四声,那么“一”读一。第二声。跟老师读第一句。“二”、“三。”再拼读。老师说明:“二”和“三”有异同。单个读就读“二”。如果“二个苹果”应该读作“两个苹果”如果“第二”就读 “er ”, 三就没有什么变化,直接读作“san ”

2、方法同上,分别学习“四”到“十”。指名拼读,口头组词。强调四的写字笔顺:先里头后封口。反复书空。 随生字学习新笔画:竖弯、横折、点、竖弯钩、撇、捺、横折弯钩、竖。

3、(生字变换位置)现在这些字的位置变了,谁会读?这么多同学都会读,我们开火车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读的又快又准。

4、记住了这些字,谁能用“十”字说一句话呢?点生(3~5 名);还有这么多同学想说,老师再给大家一次机会。下面每个同学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字说一句话给全组的小伙伴听,说完后小组长把你们组说的最好、最完整的句子说给全班同学听,看哪个小组说的最好。(奖智慧星)

5、(贴一贴)大家想一想,今天学的这些字里有很多都是表示什么的?(数字)你们能把他们分别放到花盆和花蓝里吗?(贴完)你的花篮里有哪些字?能给大家读读吗?你为什么要这样贴?(这些汉字都是表示数字的)

四、指导朗读 欣赏儿歌

1、图文结合。 (悠扬的音乐声中,教师描述古诗意境)两个孩童去郊外游玩,一路嬉戏一路欢畅。只见不远的地方,有一个炊烟袅袅的小山村,村子里住着几户人家。向前看去山里隐隐约约有几座亭子,弯弯的小路上盛开着美丽的鲜花,蝴蝶在花丛中飞舞。这么美的诗大家想背下来吗。]会背的同学站起来,我们一起背着古诗走进这美丽的小山村吧!

五、指导书写

1、介绍田字格 。 我们知道四线三格是拼音的家,生字的家在哪呢?这就是生字的家(屏幕显示田字格)他叫田字格。有了田字格的帮助我们就能把字写端正写匀称。跟着老师读儿歌你就会了解他:田字格四方方,写好汉字他来帮。左上格,右上格;左下格,右下格;横中线,竖中线;各个方位记心间。

2、介绍横。要学会汉字还要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,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笔画朋友他就是横。(屏幕显示横)注意写横时要从左到右的写。(生书空)

3、指导“一 二 三”。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写的三个字。(显范字)同学们看一看这三个字有什么特殊的地方?(都有横)大家再仔细的观察还有什么发现?(长短不同,位置不同)--师小节:这三个字的笔画虽然都是横,但它们的长短和写的位置都不同。(范写)

4、写一写。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写的最好。请大家打开书45 面一起完成“我会写”。注意先描红再写,描一个写一个。(师边巡视边指导,并强调坐姿。)学生写完后展览好的作业。

六、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想办法认识了很多的汉字。在生活中只要大家注意观察肯动脑筋就一定能认识更多的汉字

语文教案 篇2

教学目标:

1、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,认读3个字。

2、能区别指定的4组形近字并能组成词语。

3、了解山区的孩子一年四季上学时的情景,感受他们上学时的欢乐。

4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
教学重点:了解山区的孩子一年四季上学时的情景,感受他们上学时的欢乐。

教学难点:想像一年四季“我们”在上学路上的欢乐情景。

课时:2课时。

第一课时

教学目标:

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,认读3个字。能区别指定的4组形近字并能组成词语。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。

教学重点:识字、写字的过程,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,并能正确书写。

教学难点:区别形近字的形义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导入新课: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第2课。

二、朗读课文:朗读课文,大家评议,要求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。

三、学习生字:

1、默读课文,画出文中生字连带的词语读一读。(困)

2、根据生字构字特点两个人一组识记,然后汇报。

3、对于难写的字教师指导书写。(范写)

四、练习写字。

1、认真观察整个字,记住每一笔的位置,然后书写,一气呵成。

2、写后对照范字检查不足,写每一个字都要有进步。

3、教师行间巡视,重点辅导。

五、完成课后练习题:

六、作业:抄写本课生字生词

板书 :

2、上学一路歌

溪 滑 教

课后反思:课文中有的生字是学生在以前就会写的,但是是错字,如小溪的“溪”把右下角的大写成小,教室的“教”把右面写成耳刀旁,应给学生反复强调,改正以前的错误知识。

第二课时(重点课时)

体现新课程的理念:

以读代讲,在读中感悟语言,了解课文内容,体会课文中爱四季的思想感情。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,读中运用合理的想象,深入的体会语言。从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,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;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。

教学目标:

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。了解山区的孩子一年四季上学时的情景,感受他们上学时的欢乐。

教学重点:了解山区的孩子一年四季上学时的情景,感受他们上学时的欢乐。

教学难点:想像一年四季“我们”在上学路上的欢乐情景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导入新课:同学们,我们就是山区的孩子,那么谁愿意说一说在你上学的路上都能看到些什么?(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 ……此处隐藏7218个字……时初步学习概括段意。

三、学习新课

(一)学习第二大段

1、自由读课文,练习复述课文内容。

2、学生小组合作(教师在组间巡回指导)练习概括段意。

3、学生大组交流段意概括情况。

(二)学习第三大段

1、指名读,思考:这段中的三个自然段分别写得是什么?

2、学习第一节:

①自由读,尝试针对段落提出问题。

②理解段中“试试”的含义。

3、学习第二、三节:

①师范读→生小组学习→结合课件●板画,弄清怀丙是怎样做准备工作的。

②指导学生交流学习情况,明白段中“摸清”、“很大”、“并排”、“结实”、“很粗”等词的含义及“先”、“然后”、“再”、“又”等词的先后顺序。

③生小组自学→师指导部分学生演示“捞”的过程,弄清铁牛是怎样被浮力“捞”起来的。

④指导学生交流,明白“沙减少→船上浮”的关系及“浮力”等词的意思。

⑤指导学生朗读;结合录像,引导体会文章的意境。

4、生尝试概括段意。

(三)学习第四大段

指名读段,生概括段意;结合课文理解“出色”。

(四)生根据各自兴趣,自由读课文中的任意段落。

四、发散思维

1、为什么和尚不把铁牛直接拉到船上载回来?

2、为什么船上要装很满的沙?

3、你们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把铁牛“捞”回来?

五、质疑问难

学习了这课后,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?

六、课堂练习

填空——课文第四小节。

七、总结(结合课文内容及思想、情感、科学等教育)

(略)

八、课后作业(2、3题选作一题)

1、造句:“熟悉”、“出色”。

2、画出怀丙准备工作的简图。

3、我和怀丙比智慧。

附:板书设计

17、捞铁牛

怀丙------“叫水把它们送回来”

摸位置

准备捞:大船并排拴紧、结实木料搭架

装满泥沙、粗绳

捞回来→利用水的浮力

┕→出色的工程家←┘

第三课时(略)

(主要安排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教学内容)

语文教案 篇8

教学目标:

1、学习新词,掌握“唾”的写法,掌握“喱”在文中的读法,通过小资料了解蜥蜴。

2、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,从老师的叙述和对话以及学生的神态、动作、语言描写等字里行间体会师生之间的爱和不舍。

3、指导朗读,提高朗读能力。

4、通过练笔,让学生表达出对母校、老师、同学们的真情。

教学重点:

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,从老师的叙述和对话以及学生的神态、动作、语言描写等字里行间体会师生之间的爱和不舍。

教学难点:

通过练笔,让学生表达出对母校、老师、同学们的真情。

教学准备:

课件

教学过程:

一、导课

1、读有关离别的古诗。

2、再过一个多月,你们就要小学毕业了,你们将踏上新的路程,勇往直前、脚踏实地的去开辟自己的未来。你可曾想过在小学的最后一天,你将会做点什么?

3、学生畅所欲言。

4、今天这节课,我们就跟随意大利作家乔万尼·莫斯卡了解他和学生们在学校的最后一天是怎样度过的?板书课题:齐读课题和作者

二、初读课文。

1、出示自读提示:注意读准字音,读通句子,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?

2、生自读课文。

回答问题

3、检查自读情况

A熟读人名:乔万尼·莫斯卡

马蒂尼里,克利帕,安东尼里,马尼利,斯巴多尼

奇奥蒂尼,达尼埃里

B、生词:

害臊,抽噎,簇拥,腮帮子

搬弄是非,热泪盈眶,噙着泪水

烟消云散,衣冠不整,聊以。

C、我脸上还有黏糊糊的唾沫印儿哩。

指导“唾”的书写,“哩”的读法。

D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?

三、细读课文。

1、快速默读课文,思考:“我”的学生是一群怎样的孩子?

2、学生畅所欲言:调皮、捣乱、不好好学习、勇于认错、热爱老师……

3、从哪些语句让你们感受到这群学生是这样的?用直线画出相关的语句,在旁边写写批注。

4、小组交流。

5、汇报交流

过渡:可是,就在学校的最后一天,他们就要分别了,这群调皮的学生是怎么做的呢?(圈圈、画画)

6、生反馈:马蒂尼里噙着泪水朝我走来,其他的孩子跟在后面,把我团团围住。

奇奥蒂尼也是热泪盈眶。“没什么,老师,现在我这儿都长了个茧子了。”

“老师,”马蒂尼里抽噎着说,“那条蜥蜴是我放在你抽屉里的。”

于是,斯巴多尼鼓起挂着泪珠的腮帮子,发出那种古怪的声音。

7、指导体验马蒂尼里、奇奥蒂尼、斯巴多尼的感情,利用课件了解小资料中的蜥蜴,指导个别读。

8、指导围绕课题引读这四个句子,体验师生之间的爱和不舍之情。在学校的最后一天,马蒂尼里……在我当老师的最后一天,奇奥蒂尼也是……在我和孩子们相处的最后一天,马蒂尼里……在这座城市的最后一天,斯巴多尼……

小结:没有刻意的修饰,一切都是真心的流露,作者用真实的语言,表现了一群真实的孩子,真实的感情。(板书:用真实的语言,表现了真实的人,真实的感情)

9、出示课文插图,观察,想象师生的不舍。“同学们,你看见什么了?”

课件:(下课铃声响起)

为什么平时听起来那么轻松、愉悦的下课铃声此时从院子里传来,穿过走廊,闯进教室,揪紧了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呢?

以至于马蒂尼里跳起来,拥抱我,吻我的脸颊,在我脸上留下了唾沫印儿。他们抓住我的手,拉着我的上衣。达尼埃里把那几张瑞士邮票塞在我衣袋里,斯巴多尼把他的笔帽也塞给了我。

全班齐读,男生读,女生读。

为什么呢?(学生对老师的爱)

小结:几个动作,透露的是学生对老师那浓浓的爱意。指着板书,依然是真实的语言,表现了真实的人,真实的感情。

10、课文中处处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爱,但又没有直接写出来。你能说一说吗?

指导读最后一段。体会双重否定的好处。

对,这种感情不直接写出来,就叫间接抒情,它也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那份爱。

四、总结全文。

这节课,我们认识了一群调皮可爱的学生,他们在学校的最后一天,与老师依依惜别,这份真挚的感情,这份纯真的师生之爱,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底。

这真是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学生送我情啊。

《语文教案汇编八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