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教学文档 > 教案

语文教案

时间:2025-07-17 15:37:27
实用的语文教案4篇

实用的语文教案4篇

作为一名教师,总归要编写教案,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,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。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!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4篇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
语文教案 篇1

教学任务:我的发现、日积月累

教学过程:

导语:前节课,我在你们的带领下遨游了(楠溪江等)风景优美的地方,真是大饱眼福。今天,就请大家跟我去做一做男女大挑战的游戏。

一、 我的发现

(一)牛刀小试(文中句子)

1、创设情境:善于学习者往往具有很强的观察力,现在我们就按男女分为2组探索队。看看我们从对方的句子中都会哪些发现。

2、生代表上台抽读其中一组句子大声朗读(大屏幕上同时出示相应句子)。

如:海水有深有浅。

夜深了,老师还在工作。

女生根据听与看去发现。女生邻桌可相互交流发现,请女生代表谈发现(其她女生可适时补充)。

3、女生代表上台读剩下的句子。

如:他收到远方同学的一封信。

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。

男生根据听与看相互交流发现。男生代表谈发现(其他男生可适时补充)。

4、结:男女生的表现不相上下。接下来请男女生代表请用一句简短的话来归纳一下你的发现。(如:我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往往不相同。)

(二)你追我赶(课外拓展:机动)

1、通过刚才的比拼,男队与女队都顺利过关,我们分别为他们加上一颗星。小朋友想一想,还有没有其它的这样的句子。谁说出一组,就为他(她)的队加上一颗红星。

2、男队和女队准备句子。

如:节日的大街真热闹。

这是一块多灾多难的土地,几乎年年都要闹水灾。

别闹了,快点去把作业做好。

昨天,狗妈妈生下了两只可爱的小狗。

小红是一位人见人爱的小学生。

这玉米是生的,等煮熟了才能吃。

3、请代表互相问答(其他队员可适时补充)。

4、统计各队得星情况。

二、日积月累

(一)读读记记

引:小朋友们的语文知识真多,这几个很好的例子为你们的队都添上了几颗星,接下来我们继续比赛。

1、出示词语,自由朗读,发现词语的特点。

严严实实 又松又软 不慌不忙

…… …… ……

2、读词语,交流自己的发现。

重点指导掌握“又……又……”式词语的特点(相反的两个方面不能在此出现:如“又大又小”、“又黑又白”等)。

3、男队、女队自由说相应特点的其它词语。

如:明明白白 又肥又厚 不三不四

清清楚楚 又高又大 不言不语

4、表现好的各加五星,统计得星情况,激励。

(二)读读背背

1、导语:中国是诗的国度,历代文人为我们留下浩如烟海的古诗名句,接下我们进入“读读背背”,让我们来比拼记忆,撞击知识,以自己的实力为自己队赢得更多的星。

2、读诗句,谈体会。(比记忆)

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。(王维)

江碧鸟逾白,山青花欲燃。(杜甫)

千里莺啼绿映红,水村山郭酒旗风。(杜牧)

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(陆游)

水南水北重重柳,山后山前处处梅。(王安石)

男队、女队代表朗读,齐读。

男队、女队代表谈对句子的理解(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色?)。

3、三分钟试背,男女队赛背。(代表会背,全队基本会背一句,各加一星),齐背。

4、说说还知道哪些写景的古代诗句。(拼知识,适时加星:机动)

如:日出江花红胜火,春来江水绿如蓝。(白居易)

野旷天低树,江清月近人。(孟浩然)

黄河远上白云间,一片孤城万仞山。(王之涣)

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。(李白)

5、统计得星情况,总结。

三、作业

接下来看一下男女队的得星情况,看来各队都有上好的表现。今天我们回家要完成几个任务,下节课再来比比课外的表现。(可任选其一)

1、看课外书,了解一些祖国名胜。

2、课外搜集古诗中的名句。

语文教案 篇2

备课时间:

教学目标:

1、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背诵课文。

2、学会10个生字。

3、理解课文内容,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。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,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。

教学重点:

1、复习部首查字法

2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背诵课文

3、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,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

  教学难点:

1、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,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。

2、发展学生的想像力,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,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

  教学方法:

情境法、合作法

  教具准备:

挂图 生字卡 录音机

第一课时

教学内容:初读课文

课时目标:

1、能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。

2、学会10个生字。

  教学进程:

一、谈话导入。

1 、同学们,有没有看过电影《花木兰》,那你们知道花木兰是谁吗?

2、出示花木兰出片,告诉学生她的名字叫花木兰,今天我们要学习花木兰的故事。

3、同学们,你们已经预习了课文,那谁能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《花木兰》,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?

4、板书课题,齐读、

4、解题,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?

5、花木兰为什么女扮男装去从军呢?同学们读读课文,就可以找到答案了。

二 初读课文

1、自己小声轻读课文,借助拼音读准字音,读通句子不添字,不漏字。

2、标出自然段小节,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?

3、学生自读课文,教师巡视指导。

三、检查自读情况。

1、出示课文中生字。

(1)、自由轻声读。

(2)、你觉得这课中哪些字的读音,我们要特别注意?注意什么地方?

(3)指名认读生字,分析难读的生字,交流识字方法。

(4)、教学2个多音字

“将”读第一声时可组哪些词?指名举例。如:将来、将要、将军。读第四声又可和哪些字交朋友?如:干将、将士、大将。

“燕”读第一声时用法很少,如“燕山”、“燕国”及表示人姓的时候用到。读第四声很多,谁来说说?

(4)、指 ……此处隐藏733个字……p>(2)品味本文的语言。

(解说:旨在让学生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,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,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。)

2.具体研习。

教师出示目标后,由学生独立阅读思考,对相关文字进行评、点、批、注,要求做到注意力高度集中,不相互提问,排除相互干扰,遇到问题举左手,由教师帮助解决。教师巡回辅导的同时注意收集各种信息,使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拨提示,具有针对性。

(解说:此教学环节意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,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终身受益。)

3.研习反馈。

学生发言,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提示。

目标①:分析刻画人物的方法。

作者在刻画长妈妈的形象时,采用了多种方法,使人物形象生动、鲜明。

A.描写法:如写长妈妈是个普通劳动妇女,作者除简介她的身份、地位、名字的来历外,着重选择了两个生动的细节:一是她在“向人低声絮说些什么事”的时候,还要“竖直第二个手指”,在空中上下摇动,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;二是夏天睡觉时,“她又伸开两脚两手,在床中间摆成一个‘大’字”。后经提醒,仍是满床摆着一个“大”字。长妈妈质朴、略带粗野的性格在这些细节中刻画得栩栩如生,收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。

本文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别具特色。如元旦时,她教“我”说恭喜的话和吃福橘的情节,作者通过“伸出……按住……惶急……”“摇……笑……塞……”这些动作入和“恭喜恭喜!大家恭喜!真聪明!恭喜恭喜!”充满欢乐和热情的语言写出了真诚的祈求,表现了她善良而迷信的一面。

心理描写,突出中心。如当长妈妈买回了《山海》后“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,全体都震悚起来”,这个心理活动,写出了“我”的吃惊。正是这种吃惊,引起了另一心理活动——对长妈妈产生了“新的敬意”,从而揭示了文章主旨。

B.对比、映衬法:本文中将“叔祖”与长妈妈进行了对比,突出了长妈妈对“我”的热情和关心,《山海经》的模样和“宝书”进行对比映衬,突出“宝”的特殊意义——视“长妈妈”给“我”买书的伟大神力为“宝”,视《山海经》的内容为“宝”。

目标②:品味本文的语言。

本文的语言有含义深刻,有的诙谐幽默,有的感情浓烈,细细品味,妙趣无穷。

如:“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,不能不惊异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,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。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,似乎实在深不可测;夜间的伸于手脚,占领全床,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,倒应该我退让。”这是“我”听了长妈妈给“我”讲了长毛的故事之后的心理反应的一段文字。这段文字中,作者以儿童的心理来认识长妈妈的“伟大神力”,实际上是对长妈妈的愚昧迷信以一种苦笑进行讽刺。整段文字寓庄于谐,增添了幽默风趣之感。

再如,当长妈妈给我买回了《山海经》之后,这又使我产生了新的敬意,“别人不肯做,或不能做的事,她却能够做成功。她确有伟大的神力。谋害隐鼠的怨恨,从此完全消灭了”。这段文字中“发生新的敬意”,是对长妈妈能做成“别人不肯做,或不能做的事”的“伟大神力”——中华民族“最值的宝贵和民魂”:对青少年的关心爱护和脚踏实地的“实干”精神的歌颂。

又如:“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,看起来,确是人面的兽:九头的蛇;一脚的牛;袋子似的帝江;没有头而‘以乳为目,以脐为口’,还要‘执干戚而舞’的刑天。”这段文字里对刑天“执干戚而舞”再次描写,既前后照应,又表现了我的思想感情。刑天在故事中是富有叛逆精神的神,他蔑视天帝,死而不屈,表现了极强的反抗精神,而“我”酷爱刑天,正曲折地表现了鲁迅不屈服于20年代围攻他的黑暗社会势力的斗争决心,使文章具有了“自叙传”的色彩,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和战斗力。

三、课堂总结

1.对两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。

2.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总结。

3.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总结。

(解说:课堂总结便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整体把握,发扬优点,克服缺点,用已有的学习方法指导今后的学习。)

四、拓展迁移,布置作业

参看课堂练习四,写一个你所熟悉的人。

(设计者:赵随鑫

《阿长与》

语文教案 篇4

教学目标:

1.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、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。

2.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同学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。

3.以“秋天”为主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,培养同学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话能力。

课前准备:

1.实物投影仪。

2.把自身在秋天里所做的事拍成照片或画成图画。

3.词语卡片。

教学过程:

1.谈话导入,激发兴趣。

同学们,你们喜欢秋天吗?说说理由,老师可根据同学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画或挂图(可以是前面课文的挂图,也可生画的)。

师: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,是个丰收的季节。秋天给俺们大家带来很多的来的快乐,是吗?板书:秋天的快乐

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身在秋天做事时高兴的心情。

2.拓展思路,展开话题。

a、请同学说说自身在金秋时节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,让同学自身先说说。

b、具体说说自身在秋天所做的事,各自准备。要求:

(1)把做的事儿说清楚。

(2)说出自身的快乐。

(3)可以边说边演,可以请同桌一起说说演演。

3.讲评结合,促进交流。

a、指名同学上台口述,师生结合要求评点。

b、以示范为例,和同桌或在小组内互述,并优秀出让自身感受最快乐的同桌上大堂交流。

c、师生评选最佳同学。

4.学习小结,指导实践。

小结同学交际的情况(以肯定为主的缺乏,以指导同学生活实践。

5.拓展活动

画一画秋天的图画或所做的快乐的事。

习作:

一、 谈话引入

同学们,在上节课,你们描述了在秋天所做的事,又画了美丽的画,那你们能把画面上的内容写下来吗?

二、 写前指导

1. 请同学们把画展示给同桌看,并说说画上的内容。

要求:说话完整、清楚,尽量用上好词

2. 抽生上台展示、交流,评价。

3. 交流好词好句。

三、 写作

1. 根据自身的画和描述写一段话。要求:事情叙述清楚、完整,语句通顺,用上了好词。

2. 同桌相互交流所写的,并相互提出意见。

3. 自行修改

四、 交流、欣赏

1. 抽生上台读,大家评价

2. 佳作欣赏,大家点评写得好的地方。

3. 自身再次修改。

4. 把话读给你喜欢的同学或老师听。

五、 作业

1. 誊写

2. 家长写出评价。

3. 把画和话贴在教室的墙上。

《实用的语文教案4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